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发布的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沉迷手机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些孩子体质出现下滑,近视增加。

防止留守儿童沉迷,家长是第一责任人。但是,这一点对留守儿童家庭来说,挑战更大。留守儿童多是爷爷奶奶照看,祖辈限于文化与技能,并不清楚手机里能装什么,甚至分不清网课和游戏的区别,也不明白防沉迷的概念。有的孩子甚至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有的孩子还拿老人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骗老人刷脸通过防沉迷系统的验证。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起到辅助作用。目前,抖音、快手都有青少年模式,14岁以下实名用户都会进入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下,单日浏览超过40分钟,需要输入密码才可继续使用;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6点,无法使用。此外,家长会被通知孩子使用抖音、快手等APP的时长、内容等情况。


【资料图】

这种模式很难绕过,卸载重装、换手机登录都无法绕过。笔者曾经给孩子的微信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结果当我想解除青少年模式的时候,我自己手持身份证拍照并上传,尝试几次都被平台打回来。这可能就是平台为了避免青少年假冒,采取了“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产品策略。

但是,再严格的青少年模式,都抵挡不过家长主动给手机。

某种程度上,农村孩子玩手机,是城市中产的焦虑投射。实际上,“留守儿童”面临的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留守儿童群体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等意外伤害而亡故的事件日益增多。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对很多老人来说,孙子回家就打游戏、看短视频,比下河游泳,和同龄人结伴闲逛好多了。风险更低,他们也更省力。他们没有精力、能力,意识去阻止孙辈沉迷,更可能的是,他们甚至希望看到这个局面,自己把手机掏出来给孩子。

很多时候,老人自身也沉迷于短视频,自然不会觉得孩子看短视频是个大问题。手机沉迷是全年龄段的时代之症,对于未成年人和部分老人更是如此,他们要么是无聊,要么是自控力差。

成年人不像老人和孩子那么沉迷,是因为“明天要上班”,“要带孩子去玩”“要做家务”。也就是说,当有更刚性的需求时,大多数人都能处理好,做好取舍。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解决沉迷问题的思路,那就是要替代,而非简单禁止。

如果没有好的替代,我们设想的是,孩子不看短视频,就去读书了,体育活动了,但实际上,是下河游泳,整日闲荡,惹是生非,甚至犯下性罪错,或者被伤害。

所以,真正有效的解决思路是替代,这就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加大投入。

现在城市青少年相约打篮球、游泳,羽毛球,场地很多,价格也不贵。青少年本来就喜欢这些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替代了游戏与短视频。

但是,对留守儿童而言,这并不容易。由于农村人口锐减,农村的篮球场、体育活动室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流失。撤点并校后,加剧了这个情况。原来农村青少年相约打球,都是到学校去,现在学校少了,覆盖到的农村居民就少。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而根据估算,我国乡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15平方米,还不到全国均值的一半。

我国每年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30000多人,约占儿童意外身亡的40%。2022年7月,两位学生溺亡后,衡山县的一所农村小学的乡村体育教师唐欢自费万元搭建了一个游泳池,用来教孩子们游泳和防溺水知识。同一个暑假,袁州区寨下镇新桃村,因地制宜,将一个400余平方米池塘改建为游泳池。建游泳池还需要自费,这也折射出农场公共体育设施的薄弱。

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青少年的活动设施,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有了更多的设施,在放学、放假后,可以利用这些场地、设备资源,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体育活动、文娱活动。他们和城里孩子一样,都会喜欢这类活动。这就能替代短视频、游戏。当然,最根本的治标之策,是让孩子跟着父母一起去城市。父母再忙,管教孩子,制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意识、意愿、能力,爷爷奶奶都是比不了的。

但不管是加强农村文娱设施的建设,还是留守儿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要达成这些目标,不会便宜。禁止看起来雷厉风行,痛快淋漓,但往往是无效的,因为,它很便宜的。实际上,往往正因为它很便宜,所以才会被反复提起。其实,对任何问题都一样,真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不那么便宜。而正因为它很贵,所以,才一直被忽略。

关键词: 避免留守儿童沉迷手机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