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南。


(相关资料图)

「文明形态纷呈」

根据马克思的基本判断,人类社会大体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前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第三个阶段属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形态。

现代文明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起源的意义上讲,现代化发端于18世纪的欧洲,不久便成为一项遍及全球的事业。意大利学者马蒂内利认为,“它直接指涉欧洲社会,但是它日益以不同的节奏和顺序席卷整个世界,或多或少地迫使自己进入一个唯一的全球系统”。先行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欧美各国多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因而现代文明往往被称之为资本主义文明,或者被简称为西方文明、欧美文明。

现代文明并不是一种同质的文明形态。肇始于西欧的现代文明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呈现出一些重要的“统一性”特征,如工业化、民主化、科层化等。但在马克思看来,这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必然性”牢牢限定在西欧各国。即便在西欧内部,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现代文明也有别于日耳曼民族现代文明,更别说法兰西民族现代文明了。

基于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使命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根基。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深刻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是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开启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简单翻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独具特色,一个重要根源在于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如果没有中华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走自己的路,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它是中华文明的最新发展形态,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有力回应着“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

「昭示发展方向」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塑造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连续性和创新性是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特征,统一性和包容性形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和平性集中彰显中国人中正平和的价值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突出特性,相互融合而又贯通古今,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鲜明气质,昭示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共享发展、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还进一步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中国人在对“天地之道”的探求中,得出了“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世界观、历史观,沉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法自然,公平惠及”的价值观、文明观,昭示出一条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的精准画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对于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而言,共同富裕既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又关涉每个家庭、每个中国人的“小日子”。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和平发展、天下大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天下观,孕育“多元并行”“多元一体”的民族融合格局,形成“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理念,构建天下为公、天下归仁的宏伟目标,昭示出一条和平发展、天下大同的现代化道路。

英国学者罗素强调:“中国要追求的目标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世界也很重要。中国现在有了复兴精神,如果再能阻止外邦为非作歹,就有可能发展一种新文明,比世界上存在过的所有文明都优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肩负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历史重担,彰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不仅是中国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伟业,还体现着全人类意义上的家国天下情怀。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颜景高)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本文作者:颜景高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