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小儿多汗
【资料图】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过泄则耗,伤人之正气,导致体质虚弱,疾病缠身。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和生理现象,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过泄则耗,伤人之正气,导致体质虚弱,疾病缠身。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气阴亏虚 以盗汗为主或有自汗、身体消瘦、心烦少寐、寐后多汗等症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舌质淡、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则:益气养阴、止汗。
肺气不足 见汗出怕风、动则多汗、容易感冒咳嗽、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等症。治则:补益肺气、固表止汗。
湿热熏蒸 见额、胸部汗出明显、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治则:清热祛湿。
营卫不和 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抚之不温、半身或面部汗多、食欲不振、苔薄白、脉缓等症。治则:调和营卫。
鉴别分析
表虚不固多汗与营卫不和多汗:二者均可出现多汗之证。然前者属虚证,多见于体质素虚之人,肺脾气虚,表气不固使然。临床上除见有动则汗出,汗出潦溱,或上半身,或遍身汗出外,尚有平素易罹感冒,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肢端欠温等肺脾气虚之症。后者则多见于病后失调,或过用发汗药,损伤卫阳,营卫失和而汗出频频,屑表有余邪之证。故除见有自汗出外,还可见微恶风寒,鼻塞流涕,或身有微热等风邪束表之证候。
阴血亏虚多汗与脾胃积热多汗:阴血不足多汗因大病、久病之后,或先天不足,阴血亏虚,心液失藏而见多汗之症,属于虚证。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亦可蒸迫津液外泄而汗出。临床上除见有盗汗外,尚有形体消瘦、口唇干燥等阴血不足之象及心烦不寐,手足心热,潮热阵作等虚热内扰之证。脾胃积热多汗多因小儿恣食肥甘,郁而化热,湿浊蕴结,迫津外越而见蒸蒸汗出,属实证。其汗出频频,汗温肤热,或遍身汗出,或头项汗多,或胸部汗多。若热盛阳明则兼见烦渴引饮,若食滞内热则兼见腹胀腹痛、口臭纳呆等症。治疗上,前者以滋阴养心敛汗为主,后者以清热理脾,消积导滞为主。
治疗臭汗多汗症中医会较为优势,从中医上通过望、闻、问、切,去诊断疾病,根据一人一方,对症治疗,取到很好的临床效果,从医上认为神经性脚臭、体臭、多汗、臭汗是脾虚、肾气不足、运化失调出现出汗量大、有异味、湿疹等问题,再者是脉络淤堵。气血亏虚导致出现足部会出现发凉或发热等症状。
臭汗多汗怎么治疗?
健脾正气汤VS神经性脚臭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健脾祛湿,疏肝解郁
湿盛则烂,郁久化火,通过温脾化湿,疏理肝气,恢复肝气疏泄和代谢功能,解除郁积。改善全身的亚健康状态。缓解神经紊乱,脚臭体臭等症状表现。
第二阶段:养血润燥,驱邪散结
阴血亏虚,则燥邪内生,使黏膜失却濡养,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则抑郁寡欢。需驱邪散结,清肝泻火,理气活血,养血润燥相结合,减少异味的散发。
第三阶段:扶正补虚,固本培元
治病求本,不囿表象,细察虚象,驱邪时,衰其大半,注重护本。扶正时,以平为期,稳中求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动抗病因素,预防脚臭体臭复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