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成群的候鸟在条子泥歇脚栖息。

8月4日下午,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与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前往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停歇地,开展2023年秋迁的首次鸟类调查。结果显示,水鸟总数达113000只,是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设立以来最高的纪录。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27个物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濒危物种大滨鹬37700只,其次是蒙古沙鸻27600只,以及黑腹滨鹬18880只。此外,调查还重点关注到极危物种勺嘴鹬至少3只(其中至少两只为繁殖羽),濒危物种小青脚鹬200余只。

条子泥湿地涨潮是海,落潮为滩。东台沿海经济区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主任、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现场负责人姜文魁介绍,为了帮助来此觅食栖息的候鸟就近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2020年4月,东台沿海经济区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区域,投入百万元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在全球自然湿地丧失和退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720”高地作为候鸟高潮位栖息地的重要价值和标杆意义受到国际鸟类保护界的瞩目,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中国样本”。同时在核心区的一个高潮位候鸟栖息地,生态摄影师观测到鸻鹬类水鸟3万余只。

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横跨22个国家,支持超过250个种群、5000万只水鸟迁徙,包括鹤类、鸭类、雁类以及鸻鹬类水鸟。而条子泥湿地位于这一通道的中心节点区域,拥有大规模的潮间带滩涂、保持完好的原始生态,孕育了数百种底栖生物,为迁徙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是数百万只候鸟迁徙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目前到达湿地的“先头部队”中,包括勺嘴鹬、小青脚鹬、黑脸琵鹭、白脸琵鹭、黑尾塍鹬、红腹滨鹬、大滨鹬、大杓鹬、白翅浮鸥等。其中,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勺嘴鹬因其略显呆萌的外表和极其濒危的数量让它备受外界关注。

“勺嘴鹬是一种长距离迁徙型候鸟,每年春天它们在南方结束越冬后,会在北迁途中匆匆经过沿海一带湿地,其中有200只左右会在条子泥湿地停留数天。”姜文魁表示,从7月起,不同批次的勺嘴鹬又将相继回到条子泥,它们会在这里待两三个月觅食增肥,确保有充足的能量飞到越冬地,并要将红棕色繁殖羽换成更适合越冬的冬羽。等到霜降前后,它们会陆续飞往越冬地。

关键词: